
来源: 日期:2019-06-12
章丘五月,生机勃勃,绿城花城泉城,特色风光尽显,宜业宜居宜游,文明新风劲吹。5月23日,济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工作现场会在章丘召开。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到文祖街道三德范村、青野村、石子口村,从搭建供需平台、开展精准服务,到弘扬传统文化、实施文化扶贫,一路观摩,一路点赞。会上,签订志愿服务目标责任书,观看章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专题片,章丘做典型发言,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峰讲话……这既是一次文明实践的巡礼,也是一次城市品质的检阅。在全省加强和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现场会、全市宣传部长会议推广工作经验的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章丘正按照“突出特色、打造样板、树立标杆”的工作目标,坚持“立体化布局、项目化推动、社会化参与”的推进思路,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全区“1551”工作体系,朝着建设精致城市、诚信城市、文明城市的方向奋进。
——立体化布局,顶层创新增动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章丘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按照“平台建起来、机制转起来、力量用起来”的基本定位,以区为龙头,部门为骨干,镇街为主体,村居为前沿,社会组织为补充,建设“上下贯通、资源融通、社会互通”的社会化工作阵地,并把文博中心区域整体打造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建设集“指挥调度、工作推动、服务指导”于一体的指挥中心智慧平台,制定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六有”建设标准,做到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志、有专人负责、有志愿队伍、有课程安排、有效果评价。目前,全区建成18个镇街分中心,907个村级实践站,17个社区实践点、52个文明单位示范讲堂、98个新时代职工之家试点企业,26个实践基地;建立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组建1301人的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12支区直部门分队、18支镇街分队、20支社会分队。注册志愿者11.1万人,其中党员志愿者1.5万人,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常态化开展。
——项目化推动,精准服务激活力答好新时代文明实践考卷,需要做好“需求侧”“供给侧”两篇文章。章丘建立了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功能于一体的“文化e点通”和文明实践云平台,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所,同步接入山东省“文化消费云”系统,在全省率先实现手机、电脑、电视文明实践网上平台全覆盖;制定“六讲、六评、六帮、六兴”文明实践活动大纲和工作手册,并从志愿服务“需求侧”入手,细化项目内容,落实责任部门、服务方式和对接团队,找准群众“兴奋点”,打造有特色、有影响的活动品牌。志愿服务“好不好、精不精”,群众说了算。章丘制定了“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领单、政府买单、社会评单、考核定单”六个工作流程,利用“文化E点通”“文明实践云”,推出“定制服务”。云平台运行以来,共开设21个文化艺术门类辅导培训268场次,理论政策、科技文化等培训286场次,网上点单服务群众3万余人。发挥区中心、镇街分中心、村居实践站和各专业志愿队伍、文明单位、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线上“接单”线下做,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1000多条,吸引群众6万多人次参与。
——社会化参与,常态长效强耐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章丘将此项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和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考核细则,将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众口碑”列入“五星评单”考核内容;实施“百千万”文明实践项目工程(百个项目入乡村、千名干部入农户、万名志愿者进基层),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实施“文明实践我参与”公益捐助项目,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党员干部、市民群众、社会公益组织多方参与、联动提升的工作局面。发动章丘义工、公益协会、企业家协会、婚庆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挖掘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开展红色文化、法治宣传、文物活起来等系列进校园活动,借助手机APP,采取“手机课堂”“口袋书”“你读书我买单”等载体和快闪、抖音等形式,让更多群众共享文明实践“红利”,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章丘将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按照“纵向上完善体系、横向上整合资源、外在上展现形象”的要求,在扩大规模上下功夫、提高能力上出实招、发挥作用上求实效,以攻坚克难、加压奋进的决心意志,以走在前列、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以雷厉风行、快干实干的工作作风,抓紧、抓实、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项工作,争当模范表率,走在全省前列,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群众愿意来、听得懂、信得过、真点赞的基层阵地和战斗堡垒,为章丘建设济南东部新区、为济南打造“大强美富通”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