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日期:2023-02-24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经地方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环节,初步确定了146个案例,其中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青野五音戏榜上有名。
五音戏又名周姑子戏(或肘鼓子戏),发源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青野村,五音戏兴起于明末清初,相传是一明朝宫女落难到青野村,结合当地边打鼓边歌唱的“秧歌腔”,融合宫廷戏曲发展起来的。从民国初期到现在,青野五音戏已传承有8代,现任团长马乃转、副团长张霞,都是济南市非遗传承人。2006年,“五音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振兴初显成效。从“村内演出”到“戏曲下乡”,青野五音戏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三年来,青野五音戏剧团开展各类活动900余场/次(含线上),服务群众70余万人,通过每年一届举办的齐长城民间文化艺术节、甘泉流苏节、登高节等节日进行展演,同时结合“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进社区,戏剧演出遍及济南市周边区县,辐射邻近的淄博、邹平、济南等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济价值稳步提升。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青野五音戏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提升。目前,五音戏演出团队每场演出出场费在3000元以上,激发了团队成员内生动力,文化传承和经济收益实现双提升。年内,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吸引游客欣赏、体验五音戏,预计还将促进五音戏剧团和村集体增收10万元左右,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精神文明显著增强。从“培根铸魂”到“启智润心”,青野五音戏促进乡风、村民、民风改善,助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青野村以五音戏为重要抓手,挖掘五音戏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新编曲目《抗疫情》《村规民约》等,发挥其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同时,大力实施思想筑魂、环境改善、移风易俗、家风建设、文化惠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工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以五音戏剧团成员为骨干,开展多种形式文明实践活动,不良习俗得到有效制约,乡风文明程度实现质的提升。
互联网唱戏引发新风潮。青野五音戏剧团团员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开设的个人账号,不定期发布演出视频,短时间内粉丝量激增,每个演出视频点赞评论转发均突破500,进一步打破时间局限,通过互联网将五音戏推送到观众手机中,实现足不出户听戏曲。其中,《亲家婆顶嘴》《老少换妻》等剧目深受互联网观众的喜爱。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抖音戏曲直播数据报告》,截至今年2月,抖音平台覆盖戏曲种类达300余种,其中有231种开通了直播。下一步,青野五音戏也将探索以网络直播形式演出,引领网络戏曲演出新风潮,增加剧团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