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文艺工作 > 文艺精品

章丘两部长篇小说入围2022年度“海右文学”精品工程作品名单

来源:  日期:2023-03-03

近日,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海右文学”精品工程入围作品公布,我区推荐的王学成的长篇小说《人行道》、田茂国的长篇小说《响锤》位列其中。

“海右文学”精品工程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大力实施文学精品工程、打造泉城文学高地的部署要求,不断发现培养骨干作家,持续推进文学精品创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举措。2021年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联等单位联合启动了“海右文学”精品工程首批扶持计划,对优秀长篇文学作品从选题策划、专家指导、出版发行进行全过程扶持。

2022年度(第二批)“海右文学”精品工程先后于2022年2月预备征集和10月公开征集长篇作品,主题包括喜迎党的二十大、黄河战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红色济南、名士文化、善美济南、百年开埠等7大方面。作家们积极响应、踊跃投稿,先后收到作品23部,其中完稿作品17部。

按照此次“海右文学”精品工程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15日组织了初评。初评小组成员由来自两家出版社的1名编审、3名副编审、2名编辑6人组成。初评小组首先按出版要求进行筛选,随后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筛选过关的作品从题材主旋律、内容导向性、作品成熟度、情节故事性、文字严谨性等方面进行认真审读评选,最终从17部申报作品中推选前11部作品作为入围作品进入终评环节。为保证评选结果的客观公正,组织方又对初评过程及结果再次进行研究论证,最终确定入围作品名单。

2022年度“海右文学”精品工程入围作品名单

(按作品名称首字拼音排序)

1.《半城湖》   吴永强

2.《大船队》   方   远

3.《大地上的忠魂:辛弃疾传》  李恒昌

4.《风云长路》  王然众

5.《老沙窝》    范  生(七里河)

6.《人行道》    王学成

7.《天目之城》  李官珊

8.《五虎匠》    杨明远

9.《响锤》      田茂国

10.《向幸福出发》  鞠  慧

11.《一城山色》    孙葆元

长篇小说《人行道》(17万字)简介:

《人行道》是一部描写社会小人物的故事,通过任来武和高来文的一些生活琐事,来展示好人与坏人并没有分界线。

一对都从事着小本经营买卖的异性兄弟,一个一身正气,一个却是社会小混混。小人物,小故事,虽是好人变坏易,坏人变好难却不是不能实现的事。

小说主要以任来武与三个女人的爱情纠缠为主线进行,同时受高来文的言行影响,慢慢从玩世不恭的境界向正能量的方向靠拢,最终小混混转换成了一身正气,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济南方言在小说中的使用,为小说添加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济南地方色彩。

小说的故事看似是小,却是对那个时代生活,人情世故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一些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

人行道,人怎么行走,是一个值得永远思考的事。

作者介绍:

章丘两部长篇小说入围2022年度1354.png

王学成,笔名雪城,1972年生人,济南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齐鲁晚报》、《联合日报》等省市报刊。

长篇小说《响锤》(27万字)简介:

《响锤》是一部地方特色浓郁的小说,用朴实的语言书写了一部章丘铁匠的奋斗史诗。

作品从一个铁匠的视角,描写了以抗日战争时期为时代背景,一户勤劳朴实、对生活充满美好期待的人家,因为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亲人逝去、妻离子散,彻底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面对生活的突变,主人公没有消沉,毅然走上了跑行炉的艰难历程,闯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主人公以铁一样倔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毅力坚守着铁匠的精神家园,坚守着铁匠手艺的传承与发扬。学徒时的忍辱负重,遭遇挫折时的百折不挠,表现了铁匠手艺人坚韧的意志。

在民族危亡时刻,不畏豺狼虎豹的威逼利诱,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秉持着民族大义。不惧日本鬼子的狡猾凶狠,敢与杀人不眨眼的土匪较量,突出了一种宁折不弯的铁匠精神。

作品运用白描手法以近似口语的语言特点,注重方言的运用,通过人物的个性与事件描写,来展现铁匠传统手艺传承深刻的文化价值,表达过去手艺人追求的价值和精神理念;凸显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凛然正气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

作者介绍:

章丘两部长篇小说入围2022年度1907.png

田茂国,笔名巴陋河,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章丘区作家协会会员,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