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文化产业 > 项目展示

章丘区唱好“五场戏” 打造“齐鲁古道” 文明实践展示带

来源:  日期:2024-03-20

章丘区以齐鲁古道为中轴线,把历史传统文化与文明实践资源有机结合,串联锦屏山风景区、东峪翠谷风景区、三德范传统村落、千年流苏古树等地点,打造“一廊五区”,开展“文明有章·全域实践”十大行动,让文明实践展示带“村村真有戏”,推动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沁润时代新风。

唱好“乡风文明”戏,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充分发挥乡村儒学优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加强与山东大学儒学研究院和尼山圣源书院的合作,聘请颜炳罡教授担任第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仅在三德范村就培养出张列才、宋继东等乡村儒学志愿者20余人。充分发挥三德范儒学讲堂的典型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在全街道22个村全部建立儒学讲堂,累计授课150余次,辐射全街道受众3万余人。全面普及中华文明传统教育,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唱好“文化两创”戏,赋能非遗传承新发展。以青野村五音戏文化品牌为突破重点,坚持典型引领、以点带面,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实践典型,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组建以戏剧团成员为骨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将章丘本地文化融入创新剧目,观看群众达5万余人次。坚持保护与传承相结合,打造“齐鲁古道·非遗文祖”志愿服务品牌,搭建五音戏博物馆、古戏台、五音食府、传习所等非遗保护阵地,邀请五音戏第六代传人马乃转与剧团成员在大寨小学开设五音戏课程,培养青年传承人60余人,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唱好“产业兴旺”戏,点燃文旅融合新引擎。深入挖掘地域特色,立足乡村山水风光、历史人文等特色资源,实现一村一业。甘泉村以“流苏”为主题,打造流苏园,每年举办“甘泉流苏节”,开展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品清照诗词和萨克斯表演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数万人。石子口村突出“齐风石韵”,打造石头特色民宿、石洞咖啡馆,开通齐鲁跨国小火车,举办国潮音乐狂欢露营节,实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唱好“文明积分”戏,提升乡村治理新效能。持续探索“党建铸魂五治为纲、网格联动积分赋能、多元服务系统治理、干群连心共治共享”的乡村微治之路,以文祖北村为代表,健全积分制度,通过微网格员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攒积分,同时在村内建立“积分超市”,村民可用积分兑换服务和物品。开展“微治乡村·幸福文祖”心理服务进乡村、法律服务进乡村、急救知识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把群众需要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以“微治”调动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党群关系更加紧密,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局面。

唱好“党群连心”戏,汇聚民生服务新合力。凝聚起广大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的磅礴力量,用心打造“暖心家园”,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困难家庭等群体的帮扶工作,利用端午节、儿童节、重阳节、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敬老、助残、呵护妇女儿童健康成长等活动,以定期助餐、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健康讲座、助残辅具发放等形式,最大限度为辖区内各类特殊群体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务,共同营造全社会爱心汇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