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社会宣传 > 群众活动

居民“医”呼,网格百应!来自家门口的健康守护

来源:  日期:2024-06-24

“真是多亏了她,俺孩子不在身边、眼神也不好,幸好咱网格员发现这药过期了,差点出了大麻烦。”文祖街道文昌社区的郭大娘拉着李秀茹的手连连道谢,原来,是网格员李秀茹入户走访时细心发现老人服用的药物过期,当即联系了辖区的家庭医生,及时帮助老人更换了新药品。

自实施公卫、家医、微网格服务“一融三创”工程,将“健康服务”纳入网格服务以来,像这样暖心温情的画面,就时常出现在文祖街道居民身边。通过建立“网格吹哨、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医后跟踪”医网联动工作机制,文祖街道将医疗大健康融入基层小网格,实现了居民健康的“零距离”守护。

网格引路、家医报到

居民健康有“医”靠

儿女不在身边,老人看病最怕麻烦。文祖街道地处山区,辖区中有很多出行不便的高龄老人,作为需要重点关心关注的人群,老人们却往往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更缺乏科学的健康常识,遇到小病小痛,有些老人会选择自行用药,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甚至自己摸索调整用药量、服用过期药……因此,就近享受专业便捷的健康服务就成为了很多老人的心愿。

了解到居民的迫切需求,街道微网格发挥出了大作用。“作为居民贴心大管家,我们的网格员对管辖区域‘人熟、地熟、事熟、物熟’,是关心关爱重点人群的‘前沿哨兵’。基于此,街道推出了‘一户一个家庭签约医生、一名健康监测微网格员、一村一个家医全科综合服务团队’的新型公卫、家医、网格三结合服务模式。通过微网格员与家庭医生的紧密配合,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辖区居民享受到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文祖街道网格中心副主任贾春颖介绍。

“我们每天都会巡查辖区,关注独居老人、重点人群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家庭。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即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家庭医生随即开展上门服务、就医随访等,确保居民得到及时专业诊治。”文祖街道文昌社区网格员赵桂芬说。

由网格员“引路”,推进家庭医生团队前移服务关口的融合互动模式,成为了居民健康的坚实新“医”靠。

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为民服务有温度

“大娘,您这血压太高了,得赶紧看大夫才行。”每周五是文昌社区网格员在家医驿站集中提供健康服务的日子,网格员李秀茹在给居民测量血压时,发现靖永珍老人血压异常,她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家庭医生张明岩,正在巡诊的张大夫立刻为其细细诊断,并第一时间为老人开具了处方。经过一周多的用药调理,目前老人的血压已经恢复正常。

“以前居民看病,往往需要大老远往返,现在有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集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家医驿站,又有网格员时时刻刻关注助力,我们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更加便捷,也更精准了。”社区家庭医生张明岩说。

除了定期开展义诊、查体等活动,家医驿站还是健康教育、健康康复指导、积分累计和兑换等服务的综合场所。据文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善梓介绍,街道推出“网格+家医”治理模式、创新建设家医驿站后,真正实现了健康服务和基层治理服务的深度融合,通过居民日常自测、每周网格员集中监测、每月家庭医生巡诊指导相结合的做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的同时,也为社区治理和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健康加码、积分激励

自治参与有热情

“积极参与健康检查,给您一个积分卡,请收好。”在享受健康服务后,文昌社区网格员赵桂芬将一张健康积分卡递到田文芬老人手中,还提醒她可以到村里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也可以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减免医药费或者享受中医理疗服务。没想到来测血压血糖还能有积分,72岁的田文芬老人拿着积分卡,十分高兴。

在文祖街道,像田文芬这样关注健康积分的老人越来越多,对于一些平时较少关注健康的居民来说,健康积分无疑是一种有效激励。据了解,为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自我健康服务,自觉做“健康第一责任人”,文祖街道创新实施“健康积分”基层治理模式。对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的居民,由社区视情进行“健康加分”,积分可到该中心兑换健康检查、中医理疗等服务内容,也可兑换社区提供的日常所需生活用品,真正实现健康“积分”与基层治理“积分”互通共用。

“健康积分,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群众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家庭医生更好地提供菜单式服务。通过积分激励,健康可量化、可积累、可兑换,促使居民主动关注健康、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真正将健康服务落到实处。”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王鹏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