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文联 日期:2019-03-05
编者按:
2017年以来,区委宣传部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章丘故事”为主线,精心组织实施“文艺六百”工程,广大文学艺术界名家深入基层一线,创作展演了大量接地气,带露珠的文艺作品,弘扬了主旋律,凝聚了正能量。其中,有21件文学、美术、书法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等国家级报刊发表或在国家级展览中入展,2件作品获泰山文艺奖,2人成为中国美协会员。
在刚刚结束的济南市第四届泉城文艺奖评选工作中,有84件作品获奖。其中,我区有7件作品获奖。在10县区17件获奖作品中,位列第一,创下了近年来我区文艺事业参加省市级评选活动的最高记录。
第四届济南市泉城文艺奖
章丘区获奖作品名录
泉城文艺奖是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市文学艺术界综合性的文艺奖。
第四届泉城文艺奖,共评出文学创作奖21件;艺术作品奖63件;文艺突出贡献奖3人。
章丘区获奖作品如下:
一、文学创作奖:
1、长篇小说:《老镇》作者:牛余和
二、艺术作品奖二等奖:
1、楷书:《山谷题跋选抄》(书法类)作者:王凯
2、小品:《人塑》(曲艺类) 作者:章丘泉韵艺术学校
三、艺术作品奖三等奖:
1、行书:《明代书论选抄》(书法类) 作者:于新澎
2、歌曲:《千年故土情》(音乐类)
作词:李欣然 作曲:郭登峰
3、少儿群舞:《泉水叮咚》(舞蹈类)
作者:陈斌 王斐
4、章丘梆子《送子》(民间艺术类)
选送: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获奖
获奖作者介绍
王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章丘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11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入展;2次在山东书协组织的展览中获奖。先后获泰山文艺奖、泉城文艺奖。
王凯楷书的精华在于,其笔法能扑捉到传统碑帖用笔最精微的感觉。他最早研习颜真卿《勤礼碑》;在短横或者竖的处理上,借鉴了魏碑侧锋入纸的方笔;在捺划或者较长笔画运笔中充分借鉴了汉简或者敦煌写经中的长笔的收放,主笔灵动、古厚、温润;绞转笔画上借鉴晋唐楷书的温婉自然,一笔而过,遒劲洒脱;结字上借鉴了北魏墓志楷书的结字宽博和字势,于细微之处体现张力;处理笔意的衔接上研习褚遂良《阴符经》以及王羲之行书刻帖《圣教序》,让楷书分散孤立的点划产生了笔意的勾连,增强了楷书的书写性。取法丰富,浑然天成。在行草方面,他以二王为宗,对楷书笔法的细节进行了简化,线条变得干净利索,在勾连和绞转上圆笔能做到流畅自然,整体气息与楷书的清雅一脉相承,格调颇高、赏心悦目。
此次获奖作品,采用平时喜欢的册页投稿,并以传统魏碑墓志,横成行,竖成列,界格形式书写。字体取中小楷之间,所写内容为《黄山谷题跋》,以取宋人文人气息。书写笔调尽可能轻松自由,与传统墓志的散淡拙趣尽量统一。
章丘泉韵艺术学校艺术简介及获奖作品简析
章丘泉韵艺术学校,是章丘区唯一一所综合类艺术培训学校,是章丘区唯一的综合类全国艺术考级单位。学校秉承“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宗旨,有来自省内外大专院校、专业团体及久负盛名的著名艺术家等40多位教育工作者担任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顾问,培养出大批艺术专业人才,屡屡在全国和省市艺术交流舞台上披金挂银,7次代表山东省进入中央电视台参加比赛并分获大奖,泉城文艺奖、泰山文艺奖、群星奖等各级政府最高奖收入囊中。学校很多优秀学员,成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名校。
小品《人塑》主要反映了青少年儿童从最初的缺少担当、缺少责任的不良行为,到勇于承担、自立自强的性格转变。小品主人公张晓帆摔坏同学电脑,人体雕塑“叔叔”通过事实进行感化教育后,进而意识到错误,并凭着爸爸生前传授的山东快书,到街上唱快书挣钱赔偿同学。
泉韵学校创演的小品《人塑》获得第四届泉城文艺奖。泉韵学校四获“泉城文艺奖”,实现了“群星奖”、“泰山文艺奖”、“泉城文艺奖”大满贯之路。
章丘舞蹈学校艺术简介及获奖作品简析
章丘区舞蹈学校,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全国舞蹈考级指定考区,山东省舞蹈家协会重点舞蹈培训基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中华舞联CIDU全国拉丁舞考牌指定考区,章丘区教体局AAA级办学单位。
校长陈斌,山东省舞蹈家协会理事,济南市舞蹈家协会理事,章丘区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章丘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学校始终坚持严谨教学、严格管理、教学质量是根本的办学理念,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以及省内外专家同行的高度赞誉。在校学员达2000余人,一跃成为济南市舞蹈专业规模最大的艺术学校,在全省名列前茅。其少儿舞蹈作品多次在全省及全国舞蹈比赛中荣获大奖。
少儿群舞《泉水叮咚》,以济南的“泉”作为主题,运用山东民间舞的舞蹈风格,表现了幸福的少年儿童在泉边嬉戏的欢乐场景,展现了泉边少女的天真活泼、纯洁美丽的外在风貌以及山东性格。曾获山东省第十届“小飞天奖”舞蹈比赛一等奖。
郭登峰艺术简介及获奖作品简析
郭登峰,章丘区实验中学教师,部队退役文艺兵,国家高级录音师、音响师,晚会主持、导演,章丘朗诵协会副主席。歌曲作品曾获:泉城文艺奖,济南市第三届作家作曲家原创歌曲金奖、银奖,全国群众歌曲创作金奖、银奖、铜奖。
《千年故土情》获得泉城文艺奖,是实验中学大力建设“魅力实中、书香校园”的优秀成果。这首歌的歌词,讴歌时代,赞美家乡,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述说,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歌词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家乡曾经的沧桑和厚重。作曲用男声独唱来表现沧桑、厚重和抒发,用女声伴唱来表现家乡的柔美。歌曲完成后,相继参加了多个演出和比赛,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赞誉,曾被入围推荐泰山文艺奖终评。
创作歌曲有很重要的育人功能,胜过各种形式的说教,容易触动人们心灵。用原创歌曲赞美家乡,歌颂章丘,是一种最生动、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它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印象深刻,胜过万语千言。
于新澎艺术简介及获奖作品简析
于新澎,中国书法家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济南市青年书协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印社社员。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北京人文大学。先后获泰山文艺奖、泉城文艺奖。
作品8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获奖、入展;6次在山东书协组织的展览中获奖、入展。第二届北兰亭全国书法大赛、第四届梁披云杯书法篆刻奖、全国第三届性灵派书法展获奖。
《中国书法》、《东方艺术》、《中国书画》、《书画艺术导刊》、《书法报》、《诗词家》、《汉字书法报》等报刊均刊登过其作品及其文章。
于新澎学书,二王为宗,旁及碑志。后多习元常《荐季直表》、清臣小字《麻姑仙坛记》,纳古拙于笔端,增其洗练、凝重,更于体势章法中求得倚正之法,鲜活又隐净健。其章法紧劲一路,用笔清盈爽利,字势呼应四周。其颇重楷法,所书小楷净健秀雅。取唐颜、褚诸法外,融入魏碑志之法,得清健之致。其行草,于二王处得秀雅之维,特别是小字信札,精致雅净。又于元章处得刷字之法,用笔多恣纵跌宕,不怪不野,时见异趣。
此次获奖作品,取法于五代杨凝式,上溯颜真卿。以渴笔淡墨法为基础笔法,深悟董其昌“淡墨透得,是书画第一禅”、“作书须提得笔起,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二句,与当代写书法者多为炫技和简单的嫁接风格渐成趋势的“展览体”不同,此作无非是想证明两点:一、“书写性”在书法中的灵魂作用;二、书法的基础不是娴熟的技巧,而是书学思想和金石学、史学的多方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