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文艺工作 > 文艺精品

全民阅读节《百名作家写章丘2023》作品大展 ②

来源:  日期:2024-04-26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讴歌我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和乡村振兴建设成就,展示我区宣传文化工作取得的成绩,打造章丘文化品牌,讲好章丘故事,近日,由区委宣传部、区文联主编,区作协编辑的《百名作家写章丘2023》作品集正式出版。这部作品集精选了广大章丘作者的精品佳作五十多篇,是我们近年来“百名作家写章丘”系列作品集之一。在2024齐鲁书香节暨第十四届“书香泉城”全民阅读节以及章丘区庆祝第29个世界读书日之际,我们将在“爱章丘”平台陆续编发部分优秀作品,并请区朗诵家协会的朗诵家录制音频同步推出,欢迎大家欣赏转发。

全民阅读节2313

五首《满江红》,尽写明水情

0NaN:0NaN:0NaN

五首《满江红》,尽写明水情

高广永

小泉城明水的景致历来为世人所赞颂,因 为她不仅有淙淙的泉水,依依的杨柳,明秀的山川,更有淳朴的民风,氤氲的文气。古往今来写明水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吟咏明水景致的诗词歌赋也是灿若星辰。其中也不乏大家巨匠,比如元好问、王世贞、李开先、蒲松龄等著名文士。他们彳亍于明水的山川,流连于明水的泉畔,他们用绚烂瑰丽的诗章描摹明水的秀丽景致。他们的诗文如鲜花著锦,为明水的风物增光添彩。而他们的诗章也因了这明山秀水而流传千年,明水的山水也在诗章中秀美百世。比如元好问有诗《绣江》:“长白山前绣水,展放荷花三十里。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王世贞有诗《珍珠泉宴赏》“喜 泉灵沼向齐称,百道清淙地底腾。炯炯骊珠迥夜色,盈盈蛟泪夺秋澄。初疑碧汉翻金粟,忽 忆明河锁玉绳。最是沾恩歌湛露,赐来尊酒又如渑。”李开先有句 :“景物东南胜,佳泉不可名。池清能照影,风激始闻声。 绕寺流还细,过桥势与平。卜居无定所,此可解尘缨。”蒲松龄《和张邑侯过明水之作七律八首》其一 :“楼台近接绣河阳,芰荷风来水气香。黄鸟时鸣杨柳院,清流常绕稻荷乡。僧房窜鼠松烟冷,苔径无人鹿迹荒。乍有高轩来系马,惊鸥飞去不成行。”

全民阅读节2859

除了那些诗词,其实还有一部煌煌巨著也以明水的山川风物为幕布,以明水的街巷深宅为舞台,演绎了一出悲欢哀乐的人间大剧。这部书的名字叫《醒世姻缘传》,作者属名西周生。作者西周生的生平已无所考证了,有说李开先,有说蒲松龄。但各种说法都只是大胆的假设与猜测,想要拿出有力证据来确定是某人所著,去事实还有一定的距离。可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西周生是绣江(章丘)县人,而且极可能是在外地做官的明水镇人。这本书成书于明季或者清初,最早不会超过明英宗朱祁镇第二次当上皇帝,也就是公元 1457 年。因为书中有交代“那时正是英宗复辟年成,轻徭薄役,功令宽舒。”那么正是在那个政令相对比较宽松的时间段里,明水镇的情况是个什么样子呢?

且看《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四回——善气世回芳淑景 好人天报太平时。 作者西周生用了整整一个章回的篇幅来描绘明水古镇的风土人情、山川景致、 当地物产。对于明水的描写不是一般的泛泛而写,而是用一种近乎炽热的情感, 一种浓得化不开的热烈情绪去写作。要不是写自己深深眷恋着的故乡,是不 会用如此热烈的笔触,倾注如此强烈的情感意识去欣赏去赞美她的。几番铺垫, 几番赞美之后,作者写道:“当时明水镇的人家,那里得有梦着?所以家家富足, 男有余粮 ;户户丰饶,女多余布。即如在那‘华胥城’里一般。”于是写就了 一阕《满江红》来描写明水的景致 :

“四面山屏,烟雾里翠浓欲滴。时物换,景色相随,浅红深碧。涧水几条 寒似玉,晶帘一片凡尘隔 ;古今来,总汇白云湖,流不息。

屋鱼鳞,人蚁迹;事不烦,境常寂,遍桑麻禾黍,临渊鲤鲫。胥吏呼门不扰, 老翁华发无徭役。听松涛鸟语读书声,尽耕织。”

这阙词以春秋笔法,全景概览明水的山川景色,物阜民丰繁华富庶的气象, 山川美景,土地肥沃,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轻徭薄役。就像进入了大同世界一样。

全民阅读节21626

写了以上的一首《满江红》作者意犹未尽,笔锋一转写道:“立了春,出了九,便一日暖如一日。大家小户,男子收拾耕田,妇人浴蚕做茧。渐次的春社花朝,清明寒食,亡论各家俱有株把紫荆海棠,蔷薇丁香,牡丹芍药,节次开来,只这湖边周匝的桃柳,山上千奇百怪的山花,开的就如锦城金谷一般。”于是就又写就了一阕单说明水春日的《满江红》:

“夭桃蕊嫩,柳飏轻风摇浅碧。草浸天,千林莺啭,满山红白。寒食清明旋过了,稻畦抢种藏鸦麦。刚昨宵雨过,趁初晴,晒袯襫。

晓耕夫,遍垄陌,春馌女,行似织。遇上巳赛社,少长咸集。前后东西都坐了,野翁没个来争席。直吃得大家头重脚高,忘主客。”

好一幅春天的图景,风细柳轻,耕织忙碌,男人耕种,女人饷田。到了春社时分人人尽情冶游,家家扶得醉人归。

春社过后,棉花黍粟种下了,高粱稷谷播下了,还没等伸个懒腰,眨眼 之间就作别了春三月。春天一过,夏天立马就上位了,割麦、插秧、耩豆忙 得不亦乐乎!于是作者又是诗情大动,写了一阕明水古镇夏天景致的《满江红》:

“高敞茅檐,要什么绮窗华屋?近山岩,水帘瀑布,驱除暑伏。庭际娟娟 竹几个,门前树树浓阴绿。把闲书一本,趁风凉,高枕读。

倦来时,书且束;睡迷离,将息目。待黑甜醒后,家常饭熟。食了斜阳炎气转, 披襟散步清流曲。拣柳阴底下有温泉,沐且浴。”

全民阅读节22177

看这夏天过的,几许闲适,几许温情,又几许风雅。暑日无事倚在南窗之下,听院外水流潺潺,看庭际竹影摇曳。摇一蒲扇设一凉榻,把闲书一卷,信马游缰海阔天空去读,不求甚解,唯愿消磨时光。书读累了,随手一放,去寻找世外的黑甜之乡。一觉睡到日影西沉,起身吃点饭,出门寻着那柳荫流水散一回步,觅一处幽静清澄的泉水,洗去一天的溽暑之气,一下变得神清气爽,好不逍遥。这日子就算神仙也不换。

七月暑消,秋忙又至。割豆割谷拾棉花,腾出地茬种麦子。等到晚秋,晚稻成熟,泉头米香。那可是真正的明水香米。对于农人来说正所谓三秋大忙的时节,但是逢着太平世道,又遇到了丰收的年景,虽说手胼足胝,农家 人也是心底里快活的,毕竟一年的希望 , 一岁的汗水,就是为了这一份收获了。用句现代话来说就叫 :累并快乐着!于是,作者将这秋收时节的风物景色又填进一阕《满江红》里;

“黄叶丹枫,满平山万千紫绿 ;映湖光玻璃一片,落霞孤鹜。沆瀣天风驱剩暑,涟漪霜月清于浴。直告成,万宝美田畴,秋税足。

全民阅读节22605

篱落下,丛丛菊;囷窖内,陈陈粟,看当前场圃又登新谷。鱼蟹肥甜刚稻熟,床头新酒才堪漉。遇宾朋大醉始方休,讴野曲。”

好一幅丰收富足的图景。豆菽入库了,黍稷入仓了,晚稻又进了场院,庄户人家不就是盼一个太平世道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吗?三秋过后,天地转寒,老话说 :秋收冬藏。对于庄稼人来说冬天是最有闲暇的一段时光,于是大缸酿酒,小瓮腌肉,教儿孙读书,陪妻子缝衣,负暄夜话,邀友对酌,好不惬 意悠闲。如此时节,作者又拟托他人之手作一阕明水冬日景象的《满江红》:

“雪封林麓,看冰针簇簇,遍是茆屋。无底事,絮袍毡帽,负墙迎旭。闲数周瑜和鲁肃,或说宋江三十六。转夕阳西下,看寒鸦投古木。

掩篱门,餐晚粥;剔书灯,子夜读。饮新醪数盏,脱巾归宿。山里太平无事扰,安眠高枕何妨熟?待明朝红日上三竿,才睡足。”

这真可谓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作者西周生对于明水四时景致的喜爱,对于明水山川风物的赞颂,对于人们安居乐业的氛围的欣赏,都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这是真情的流露,更是赤子之心的显现。作者在本回最后点睛说到 :“山水都是人去妆点他 ;这明水的山水尽是山水来养活人。我所以谆谆的夸说不尽,形容有余。但天地常生好人,愿常行好事培养得这元气坚牢,葆摄得这灵秀不泄才好。”

其实西周生在这里说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这明山秀水锦绣之地养育了一方人民。反过头来,这方人民也要拿出百倍的真诚,千倍的感恩来对待这方山水,方不负山川景物的养育之恩。

作者简介:

高广永,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章丘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齐鲁晚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小说》等报刊,出版散文集《乡风入梦》。

诵读者简介:

宁丽萍,章丘区朗诵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播音员。担任章丘人民广播电台、章丘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20余年,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二十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