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宣传部 日期:2017-03-14
3月12日,全区工作务虚会召开。会议紧紧围绕区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任务目标,全面对标济南市“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战略部署和“四五三”工作任务,结合章丘撤市设区重大机遇,就全区“三年怎么看,今年怎么干”,找问题、理思路,提建议、话发展,为开创章丘建设发展新局面凝聚智慧和力量。
区委常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主席、副主席,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区委书记刘天东主持并讲话,区领导韩伟、王继民、赵立元、孟学峰等先后发言。
刘天东指出,春节过后,各级领导干部马不停蹄、干劲很足,尤其是对即将开展的四大提升工程,分领域进行调研,提升思路,研究探讨。对常规工作的推进,对自身业务的探索,对章丘长远发展思路的谋划,都体现在发言和日常工作状态中。从大家的发言来看:第一个特点是精心准备,发言非常精彩;第二个特点是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对产业规划,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的机制体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乡生态、文化,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第三个特点是达到了碰撞交流的目的,讲者有提高,听者有启发,决策也有了支撑。大家的发言围绕着发展,主题都很鲜明。对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抓紧收集、研究、吸收、落实。
关于“三年怎么看,今年怎么干”,刘天东要求,首先,要在机遇与挑战的把握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机遇与挑战并存。章丘面临的是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济南空间布局调整的挑战,面临的最大机遇是撤市设区三年过渡期的机遇,要利用三年时间把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抓好。除此之外,还得找机遇,有了机遇才好讲故事。要善于经营城市,把城市做得更美,把政策用得更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通过讲好故事,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城市升值,加强城市建设,引进优秀人才,永葆生机和活力。其次,要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探索章丘发展的特色模式。要发展,就要有特色。章丘的特色就是始终追求富和美,现在我们干的就是富美章丘的2.0版、升级版,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脉络,谁也改变不了,谁改变就是瞎折腾。要扎扎实实地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多做让章丘的发展基础更扎实的工作,因此,要以更好、更健康、更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抓好生态提升、交通提升、产业提升、城市提升四大工程。生态提升方面。章丘最美的是泉和山水形态,山、水、泉、河、湖是章丘的特色。要搞大绿化,展现山影婆娑、水姿窈窕、景在城中、城在画中的美景。要搞好规划,请专家来研究,具备严肃性、前瞻性。目前把拆违拆临咬牙干到底,还村庄整洁有序风貌。交通提升方面。高铁、轻轨,是现代城市起码的标志。如何与济南衔接,必须有高铁,有地铁,有轻轨,还有普通铁路以及小清河通航后的水运。串联起来的最佳方式,就是从化工产业园到埠村这一纵,修建现代有轨电车。城市快速路网要与骑行、慢行、景观系统紧密结合。产业提升方面。要把重汽文章做大,争取新上项目落户,推进其配套企业本地化。未来三年,要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矢志不移抓园区。十个或者十几个园区建起来,章丘招商引资才能筑巢引凤。先有规划,再有园区,有配套政策,有基金保障,引进人才,这是基本的发展逻辑。城市提升方面。要抓住棚改旧改的机遇,拆出来后,规划绿地、降低建筑密度、建设公共健身场所以及公共停车场。不能拆的地方要搞提升,成立专门的班子,制定管理办法。要结合创城工作,提升文明程度,让讲卫生、讲礼貌成为习惯。再次,要在内因外因的互动中,形成争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未来三年管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就是四大提升工程。要制定四大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分别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四个主要负责人牵头,进行研究部署。要把四大提升工程整理成册,对照各自职责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各项工作要在济南市“争一、保二、不要三”,在济南市创一流。要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自我加压,达不到这个要求、干不好的,部门要检讨,分管领导要表态、承担连带责任。干工作得有保障,干得好的要有说法,组织部要去研究正向激励机制。干得不好怎么办?对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的,纪委要研究制定查处办法。
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伟指出,通过这次会议,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找准了问题,理清了思路。下步围绕我们的共识,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坚决贯彻执行下去,章丘肯定会有一个大发展。首先是规划问题。要高点定位、科学谋划。要充分考虑上级规划要求,做好衔接和统一。要充分考虑我们的发展目标与特色,产业布局、城市发展空间、泉水生态元素都需要充分考虑。要高起点、高标准,让知名专家把脉。要强化管控,项目建设集中集约,管控好重点区域,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整合各种数据信息,做到高度衔接一致。要强化领导,与上级做好沟通协调,把握节奏,确保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其次是开发区发展。关键是要明确定位,科学布局,完善机制,做强产业。建议构建“1+4+N”园区布局。“1”就是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开放前沿、改革先锋、产城融合”的发展特质,做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4+N”就是根据发展时序,抓好重点片区规划建设。要突出抓好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园(总部基地)、高端装备制造园区、刁镇新材料产业园与基金小镇等四个园区,其他园区按照发展需要成熟一个、建设一个。要坚持两手抓,做大做强产业。一手抓招商引资工作,氛围要更浓厚、方法要更活、服务要更优,努力引大项目、好项目。一手抓现有产业培育,建议发展“1+3+1”的产业体系,即着力抓好一个支柱性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着重发展建筑产业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三个新兴产业,另一个“1”就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让开发区在产与城深度融合中快速成长为省城的东部新区。
上一篇:没有了